公眾號

醫(yī)藥動態(tài)實時掌握

別讓“糖網”偷走光明,早期干預的關鍵策略
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8-25  |  瀏覽次數(shù):134

糖尿病視網膜病變(DR)被稱為“沉默的視力小偷”——它悄悄侵蝕視網膜,早期幾乎無癥狀,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奪走視力。國際糖尿病聯(lián)盟(IDF)2025年發(fā)布的《全球糖尿病地圖》顯示,2024年全球每11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(約5.89億),其中中國患者達1.48億,預計2050年將增至1.68億。更令人警惕的是,約1/3的糖尿病患者會進展為DR,而多數(shù)人直到視力明顯下降時才察覺,此時往往已錯過最佳干預時機。


早期干預:與時間賽跑的“視力保衛(wèi)戰(zhàn)”


DR的可怕之處在于其隱匿性:早期視網膜微血管已開始受損,但患者可能毫無察覺。此時若不干預,血管滲漏、出血會逐漸加重,晚期新生血管瘋狂生長,最終導致視力驟降甚至失明。早期干預不僅對保護視力至關重要,還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,減輕長期醫(yī)療負擔,具有重要意義。實施強化血糖控制、優(yōu)化血壓與血脂管理,內科治療改善微循環(huán),以及倡導健康生活方式,能夠顯著延緩疾病進程,減少視力損害的風險。


控好“三高”:筑牢防線的基石


血糖、血壓、血脂的波動是DR進展的“加速器”,三者協(xié)同管理才能筑牢防線:


血糖管理:避免大幅波動是關鍵。醫(yī)生會根據(jù)年齡、并發(fā)癥制定個體化目標(如年輕患者空腹血糖建議4.4-7.0mmol/L),口服藥或胰島素需規(guī)律使用,切忌擅自停藥。


血壓控制:目標值建議低于130/80mmHg。


血脂調節(jié):高甘油三酯會加速視網膜血管損傷。他汀類藥物是治療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基礎。


內科治療:精準打擊早期病變


2024年《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》明確推薦,輕中度非增殖性DR(NPDR)患者在控好“三高”的基礎上,聯(lián)合針對性藥物可顯著獲益。其中,復方丹參滴丸因明確的DR 適應癥(2型糖尿病引起的I、II期NPDR)成為重要選擇,一項關于復方丹參滴丸預防早期DR機制的研究結果顯示,復方丹參滴丸顯著改善了細胞排列失調,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振蕩電位的振幅,并恢復視神經纖維層厚度、降低了視網膜和血清中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,可以通過血管和神經保護作用來預防早期DR。近年來得到了多部指南和共識的廣泛推薦。


定期篩查:給眼睛做“體檢”


DR早期診斷的唯一可靠方式是專業(yè)檢查,就像用顯微鏡找細微裂縫:


基礎檢查:每年一次眼底鏡檢查,可直觀發(fā)現(xiàn)微血管瘤、出血點等早期病變。


精準評估: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清晰顯示血管滲漏部位,光學相干斷層成像(OCT)可檢測毫米級的黃斑水腫,為治療決策提供依據(jù)。


篩查頻率:無DR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,至少每1~2年篩查1次;輕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(NPDR)患者每6~12個月篩查1次,中度NPDR患者每3~6個月篩查1次,重度NPDR患者每3個月篩查1次。


生活方式:慢性病管理的“隱形處方”


健康的生活習慣是DR長期管理的“免費良藥”:


飲食:增加蔬菜、水果及全谷物攝入,減少加工食品與高糖食物,維持血糖穩(wěn)定。


運動: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每次30分鐘以上,既能控血糖,又能改善眼部微循環(huán)。


戒煙限酒:煙草中的尼古丁會直接損傷視網膜血管,酒精則可能升高血壓,兩者均需嚴格控制。


體重管理:BMI維持在18.5-23.9之間,腰圍男性<90cm、女性<85cm,可減輕代謝負擔。


DR的防治就像一場持久戰(zhàn),早期干預是贏得勝利的關鍵。通過“控三高+藥物干預+ 定期篩查+健康生活”的綜合策略,多數(shù)患者能有效延緩病變進展,守護清晰視野。記?。禾悄虿』颊叩难劬Ω枰熬暮亲o”,早一分重視,就多一分光明的可能。


聲明:本文謹供行業(yè)人士參考,消費者請參照藥品說明書或遵醫(yī)囑購買,內容的合法合規(guī)性由作者或委托發(fā)布方承擔。